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32

http://hkgalden.com/view/183694



Subject: (None)

>黑客嚟講,喺咪俄仔最勁? 土共啲級數如何?#adore# 
黑客 level 最勁係英國/以色列/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台灣/中共國/北韓, 排名分先後.
中共國勁係因為人數夠多和有香港這個亞洲最大的 internet gateway, 接近無限 speed & 
bandwidth 出海.



Subject: 佔中騙局

佔中發起人 Mr. 戴 由第一次話佔中開始已經吸引了共匪和會社的注意, 我更因為佔中這個行動
向會社的老朋友們 confirm 結果當然係話唔關會社事, 之後我也向北京的老朋友打聽答案也是
唔關共匪事; 咁我就 90% 確定是 Mr. 戴 自己的想法了, 我跟住嘗試動員在香港和馬交的戰友
支持 Mr. 戴 的佔中行動, 點知當我秘密進行召集的時候收到一個秘密電話叫我睇定 d 先.

Mr. 戴 在之後幾次大談佔中的 planning 時我便發覺唔妥了, 他為什麼會咁笨 7 講晒個 plan
出來, 後來更有什麼佔中 10 傑出來表態做死士, 當中居然有最怕死和幕後親中的 Mr. 蕭. 
由這刻開始我便發覺佔中只是一個口號和已經被共匪利用來部署增兵香港和準備搶劫香港的儲備 
(我之前的 post 已經詳細講左), 所以我過去叫大家如果參加佔中集會/示威發覺有人叫沖
便馬上往後退和閃人, 要保命為上, 因為不值得為 Mr. 戴 的一個口號而犧牲生命/被捕.

我從多方面的角度去查 Mr. 戴 的背景發現他不是隱形的親中人士, 而且他很怕死, 他當時叫出
佔中很可能只是一時貪口爽而已, 點知整個過程被迫上梁山落唔到台焗住上, 到最後被一班幕後
親中人士利用和被共匪借橋做野. 由於共匪現在已經部署好晒, 而那些佔中死士又已經坐到悶, 
相信係時候迫 Mr. 戴 帶頭 action 了, 就算只得非常少數香港人參與但我相信會有很多地下
行動組/便衣共軍砌夠大量人數來 "歡天喜地" 參加佔中, 之後就算有任何 "電影式暴力場面" 
和 Mr. 戴 叫停都好, 共匪曲線佔中一定會繼續落去直到搶劫完成為止. Mr. 戴 就這樣成為
歷史污命, 他可以算是幫賊匪搶劫香港但又一毫子都分唔到的蠢才, 如果因此有任何人被殺 
Mr. 戴 更會成為幫兇.

後記, 大家唔好忘記 Mr. 戴 早前話過如果政改無灣轉佢會選擇移民, 我相信佢已經 process 
緊了.



Subject: (None)

有一點我要強調, 英國是責任上要幫 bno 香港人, 但美國是沒有責任幫香港人的, 如果任何
香港人諗住不用付出就有美國為香港人打生打死, 呢 d 香港人不救也吧! 自己家園都唔主動
保護仲要指意一個完全無任何責任的美國去打救, 真係連共匪都睇呢 d 人唔起呀.

會社要消滅共匪可以話係天識, 但消滅共匪唔一定要救香港人, 這是道理. 美國就是睇到很多
香港人都不自愛只望著美國打救 (當中仲有唔少是主動出賣香港), 所以遲遲都唔肯主動派兵
保護香港雖然香港有幾千億美元的儲備 (儲備放在那裡我 "唔講得").

我肯出手寫爆料 post 不是會社叫我咁樣做的, 是我睇香港人唔過眼, 所以才出手救得幾多
得幾多, 仲有我爆既料不是什麼過期料, 我大可以邊吃花生邊睇住香港人死都可以唔出手的, 
反正我已經有晒後路知所進退; 唔怕話埋比大家知會社本來打算只救走香港的會員和我就算.



Subject: 英國港督在香港的所作所為

我發現原來好多人都唔知道 97 前港督為香港的所作所為, 可能把打們的家長唔肯講 d 香港
97 前的歷史吧, 也許他們被共匪和 cctvb 洗腦至忘記了. 由於我不是以年份或歷任港督的任期
做分類, 有可能寫得忽東忽西, 懇請各位巴絲唔好介意, 另外我只是憑我的記憶盡量把 97 前的
所見所聞寫出來.

我仍是小孩子的時代我記得學校老師講過由於唔知邊處大火導致大量災民無家可歸, 當時的港督 
(好似係麥理浩) 提出興建公共房屋及成立社會福利局, 從此公屋便成為以後歷任港督為香港
貧苦大罪提供住屋的德政; 而且這項德政更吸引了全球多國政府派員來港取經, 連英國的
本土官員也要來看一看當時的港督是怎樣做到的. 不過由於有建築商想減省成本所以用了咸水來
建造公屋, 導致公屋的壽命比原先設計為短; 後來當然就越起越靚, 而且選址一定會在豪宅附近,
原意是提醒有錢人要關懷窮人.

港督另一項德政便是在香港成立 icac, 當時的英國政府得知 idea 後非常支持, icac 在 
97 前是香港反貪的橋頭堡, 曾經成為全球所有國家仿效的對象, icac 派出去世界各國交換心得
和演講的人次是 97 前所有政府部門最高的, 在 97 前香港人及政府的廉潔程度是全球第一.

唔知邊位港督很重視教育, 特意提出 9 年免費教育及成立教育師署, 當時的 9 年免費教育與
公屋政策一樣成為很多國家參考的對象, 連聯合國也派員來香港考察取經. 這位港督為了保留
中國文化 (因為他很喜歡中國文化) 特別要求全港所有學校一定要有中史科, 當然英史和世界史
都唔少得啦, 就是因為呢科中史使到 97 前仍有機會讀中學的年輕人明白到他們民族的歷史從而
好好做人及為自己定下人生目標.

由於 80 年代中英開始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導致港元一夜間大幅扁值 (我印象中是1 美元對 
11.X 港元), 為了穩定香港經濟當時的庫務司建議把港元與美元掛勾及定位在 1 對 7.8 自始
香港的經濟得以穩定和健康發展, 而當年做副手的任志剛便成為 97 後金官局的主席 
(發到豬頭).

在 97 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上任時是唯一沒有穿著殖民地官服的港督, 他上任初期四出探訪
市民順便搵好野食, 又以食蛋達的照片深入民心, 淨係呢種親民作風已經贏盡民心. 肥彭在香港
眼見當時的香港人對前途眼光光心慌慌便背著英國政府硬推民主政制, 由於是英國派來香港的
所以英國硬著頭皮都要撐肥彭, 從此也種下肥彭失去英國官場的信任在最後返回英國連一個普通
文官也做唔到, 只可以被派去做歐盟的英國代表而已, 後來也只可以做英國 xx 大學的院長和
bbc 義務總裁 (無償的). 肥彭為了保護香港人的財產硬要成立香港金管局, 目的是要保存
香港的財政儲備和賣地收益的儲備, 當時這些儲備就已經超過三萬億港元, 另外肥彭亦把金管局
申請成為世界銀行會員及由世銀每年派 audit 監察金管局的運作. 留意, 世界銀行最大話事人
是會社和美國政府, 肥彭的舉動即是把香港財產交比會社和美國政府託管, 以防共匪 97 後馬上
盜竊香港儲備. 肥彭在位期間推出了玫瑰園計劃興建青馬大橋和新機場, 當時的機場選址便與
中共鬧得很不愉快, 當時中共要在大埔起機場, 而肥彭因為知道香港越來越少土地發展所以便
選址東涌建造人工島, 而且新機場起好後更能夠在一夜間從舊機場搬去新機場和馬上能夠繼續在
新機場運作, 呢項創舉成為全球所有大學工程學系的秘修科; 講多少少, 當時的布政司陳方安生
是工程總監, 而肥彭是幕後的工程總指揮, 陳太必須每天向肥彭匯報搬機場的準備工作及進度.

我之前在某個 post 已經講過英國的大東電報局 (簡稱 c&w) 在香港花了巨資拉 cable 到
世界各地, 當時的香港就咁唔覺意便成為亞洲最大的電信交換中心. 在 95 年 internet 開始的
初期, 香港很快便成為全球 internet 發展最快的地區, 但香港也是 internet security 裡
全球其中一個最弱的地區, 因為香港人普遍心地善良無想過在 internet 犯案, 原因也許是
當時的香港接近人人有工做吧! 另外由於 90 年代前香港電話公司壟斷了香港的電話通訊業務, 
從而引誘當時的電話公司眼見快到 97 而四出鋪設電話線和管道, 由於利誘的關系在不知不覺間
把香港 95% 的地區都鋪好晒管道和電話線, 因為之後香港政府廢除電話壟斷從而迫使其他有意
加入電信服務供應的公司向香港電話公司租管道和電話線, 雖然香港電話公司在廢除壟斷初期
仍然賺大錢, 但就為日後的電信服務提供了非常優質的基建從而使到今天香港人可以享受平價和
優質電信服務 (引入競爭也是主要政策).

早期在香港的港督無想過香港會有今天, 最主要原因他們都覺得香港太細了無乜發展空間, 所以
早期的港督一聽到派來香港就苦口苦面. 早期的香港曾經發生過鼠疫死了很多人, 當時的香港
華商合資出錢出力為當時的香港人贈醫施藥, 從而發展後來的出東華三院; 但當年的港督因此也
成立了醫務局來統籌所有醫療政策及方向, 使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免費先進醫療提供的地區, 
97 前香港人去急証室是完全免費的.

大家今天在家打開水喉便有源源不絕的食水供應是否覺得必然的? 我記得小孩子時經常聽到制水
和數下關水喉呢 d 名句, 我就試過幾日才洗一次白白搞到周身痕, 又係唔知邊位港督為了香港
有長遠食水供應大興土木興建船灣淡水湖和萬宜水庫及在香港大量鋪設水管. 留意, 港督成立的
水務局高層全部都是英國人, 這些英國人在計算香港未來的用水量及預留擴展的位置一直用到 
97 後的今天都仍然沒有聽過話邊處唔夠水壓 or 無水到; 這與北京城的建設規劃無考慮供水的
情況完全不同, 北京城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小區無水到 or 水壓唔夠, 這是因為地下水管在
初鋪設時沒有巧慮人口增長和預留擴建空間所至. 在香港最初成立的水務局當時的英國人便已經
懂得預留發展空間, 由此可以看出英國人比中國人真係高幾班.

仲有郊野公園, 香港因為地方細但就有一個與市區非常接近的郊野公園, 97 前又係唔知邊位港督
因為喜歡行山從而制定出郊野公園條例, 把香港多處地方劃分為郊野公園, 在法例上禁止地產商
胡亂勾地發展, 後來更起了幾個度假村添, 為香港留下到今天仍舊是世界聞名的行山聖地.

我仲記得 97 前港督和其他政務官會經常落區視察民情和聽取民意, 而且當年的民政署更會定期
與各區的市民交談聽取民意, 當時的市民如果有乜野想講是會到各區的民政署 "鬼晒咁嘈" 的, 
但當時的政府真係聽到市民的聲音, 而且當時所有申請做 AO 公務員的人一定會被調派到各區
民政署邊做邊學的, 從而培養出接受民意和親民的性格.

後記, 我只係記得咁多, 歡迎網友們作出補充, 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